政府工作报告首提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融资担保顶层设计有望加快落地

发布时间: 2018-03-07 11:34:00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这一规划。


   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并非首提,早在2015年7月31日的国务院常委会议上,就提出要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以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2015年国务院的43号文《国务院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更是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做出了具体阐释,被行业视为顶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


   但从首提至今已迈入第三个年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仍未正式落地。有业内人士指出,2017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要尽快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或许意味着基金落地有望加快。


   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亟待补齐


   广东地区一家大型国有融资担保公司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建立全国性融资担保基金,首先需要建设一个统一、透明的融资担保交易平台,但目前各地区融资担保发展程度不一,且在基金的财政支持、风险共担等方面还没有较统一意见,部分地区存在担保杠杆率过高问题,这些也是全国性融资担保基金还没有成立的原因。


   “但全国性融资担保基金是未来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业众望所归的方向。”西部某城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该人士指出,2009年以来,随着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和监管工作的推进,我国融资担保业逐步纳入规范经营的轨道,但整体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境并不断暴露问题,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缺失和融资担保业本身的基础较为薄弱是主要原因,加之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增加,融资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融资担保业确实面临压力。


   他认为,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通过政府支持提高融资担保机构服务能力,二是主导推进再担保体系建设。我国台湾地区自上而下建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十分值得借鉴,可以说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当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生损失,由政策性担保体系承担80%的损失,银行承担20%的损失,以担保体系的少量亏损换取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巨大支持。


   业内人士大多认为,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意味着是用国家信用为地方政府、为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增信。一方面可发挥信用增进作用,加速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的渗透,缓解“两融”问题;另一方面,可缓解地方政府资金短缺问题,有助于盘活整个经济。


   基金规模或超600亿


   多位融资担保行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行业一直在期待国家性融资担保基金的落地,认为设立全国融资担保基金将增强各融资担保公司的资本实力、减轻风险压力,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发展。


   “融资担保行业直面中小企业,具有利润低、风险高的特点,更多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性支持,建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将更好的分担现有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完善财政、银行、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模式,可以减轻融资担保企业风险压力,进一步发挥融资担保机制对缓解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作用。”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地区一家融资担保公司业务人士告诉记者,计划成立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将会是我国政策性金融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对各地区融资担保机构的股权投资等方式,推动融资担保行业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未来将向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融资担保基金、地区融资担保基金三级模式发展。


   北京一家再担保公司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务院多次举行了听证会,听取行业的意见,讨论了全国融资担保基金的实施方案,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具体的落地时间和进展现在暂时无法估计。


   该人士还透露,目前已经落地的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公司或许是一个可参照的范本。“该担保联盟针对的是农业信贷,只是担保业务的一小部分,从业务量上看,中小微企业业务量更大。从这个层面来说,国家农业担保联盟规模600亿元,全国融资担保基金若要满足市场要求,规模应该超过600亿。”该人士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2016年5月正式在北京成立,公司股东包括财政部和全国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政策性主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重点为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提供政策指导、业务行为规范、再担保、风险救助、人员培训、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服务,促进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关联链接

mqu.cn site.nuo.cn